|
|
电话联系: |
021-60706467 |
|
 |
|
|
|
|
|
|
易燃易爆危险性场所条码阅读设备应用指南 |
 |
2007-10-16 |
一、 条码设备的选型: 在条码系统的设计中,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性场所。由于在这些环境的空气中随时可能混杂着一定浓度的易燃易爆危险性气体,就象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空气炸弹,任何的一点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的发生,所以此类场合设备首先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爆要求;而且一般这类场合通常场地面积比较大,并且为了考虑防爆和危险气体的释放问题,场地基本多是采用半露天的结构形式,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干扰大,工作强度大,容易有油脂水等的玷污和掉到地上容易碎坏,并且一般的电脑等电气设备均不能设在现场,这就迫使所使用的相关条码设备必须是离线或无线形式,性能必须比较稳定可靠;结合以上特点我们采用了S-3030型本安数据采集器和S-5000系列本安数据采集器;同时为解决恶劣环境下的条码永久使用问题我们开发出了一系列永久性陶瓷条码标签,基本解决了各种场合下的条码管理问题。 二、 主要参数指标 1、S-3030型本安数据采集器 整机采用Ⅱ类地区最高防爆等级标准设计,可安全的使用于除煤矿外的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场所。适用用于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电气指标 主电池 3.6V 600mAH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 备用电池 3V 25mAH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 连续工作时间 48 HRS (8 scan/min.) 存储容量 8M 显示 STN, 96 x 49图形点阵液晶 外形尺寸 134mm(L)×48mm(W)×25mm(H) 重量 ≤150g 性能指标 光源 650nm激光 扫描速度 36 scans/sec 最大扫描倾斜角度 53° 扫描距离 20~260 mm 扫描方式 线性 最小分辨对比度 650nm 光线下黑/白反射系数不小于25% 光学分辨率 6.0mil(0.15mm) 解码能力 UPC/EAN, Code 128, Code 39, Code 93, I 2 of 5, Discrete 2 of 5,Codabar, MSI Plessey 环境参数 操作温度 0~+40℃ 存储温度 -10℃~+60℃ 相对湿度 10%~90% 抗环境光干扰 日光:10,000 ft. candles (107,640 lux) 人造光源:450 ft. candles (4,844 lux) 强制规定 电安全性 Exib ⅡCT4防爆认证 激光安全性 符合IEC 825-1(1993)的二类激光安全标准和U.S. 21CFR1040的Ⅱa激光安全标准 2、S-5000系列本安数据采集器 整机采用Ⅱ类地区最高防爆等级标准设计,可安全的使用于除煤矿外的任何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微功率无线数据实时传输,系统现场组网可覆盖任意大小的场所,不受场地大小限制。适用于要求数据实时传输的场合。 电气指标 主电池 3.6V 1250mAH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 连续工作时间 48 HRS (8 scan/min.) 显示 FSTN, 112 x 64图形点阵液晶 外形尺寸 170mm(L)×48mm(W)×25mm(H)(包括天线长度) 重量 ≤180g 性能指标 光源 650nm激光 扫描速度 36 scans/sec 最大扫描倾斜角度 53° 扫描距离 20~260 mm 扫描方式 线性 最小分辨对比度 650nm 光线下黑/白反射系数不小于25% 光学分辨率 6.0mil(0.15mm) 解码能力 UPC/EAN, Code 128, Code 39, Code 93, I 2 of 5, Discrete 2 of 5,Codabar, MSI Plessey 通讯距离 空旷地不小于150m 环境参数 操作温度 0~+40℃ 存储温度 -10℃~+60℃ 相对湿度 10%~90% 抗环境光干扰 日光:10,000 ft. candles (107,640 lux) 人造光源:450 ft. candles (4,844 lux) 强制规定 电安全性 Exib ⅡCT4防爆认证 激光安全性 符合IEC 825-1(1993)的二类激光安全标准和U.S. 21CFR1040的Ⅱa激光安全标准 3、永久陶瓷标签 陶瓷条码是在高强度的氧化铝工程陶瓷基体上,采用高温釉烧的方式生成的条码标签牌,条码符号受到透明的高温瓷釉的良好保护,陶瓷条码能长期耐受酸、碱、盐、雾、阳光暴晒甚至火焰烧烤的极度恶劣环境。陶瓷条码的这些优良性能刚好满足了气瓶永久性自动识别标识的要求,现有的经过批量耐久使用考验的商品化陶瓷条码气瓶标识牌基本情况如下: 1、 基体材料:高纯Al2O3工业陶瓷、不锈钢、铜、铝 2、 面釉材料:透明釉 3、 标签牌尺寸、形状可以按用户要求定制 4、 条码参数: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条码制式、尺寸、分辨率等技术参数均可按用户要求定制 5、 耐高温(最高可达1000°C以上)耐酸、碱、盐、雾腐蚀,耐有机溶剂擦洗。 6、 耐震动、耐冲击,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三、 条码管理系统在气瓶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 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业气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业气体行业普遍面临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机遇。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和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问题。 气体生产、经营属于易燃、易爆的高危行业,平时管理不严或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恶性的爆炸和伤亡事故。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其它有关气瓶安全管理的一系列的法规、政策的颁布实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本人的安全责任十分重大。 原有的气体企业在气瓶安全管理上主要依靠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用人眼逐瓶识别模糊不清的气瓶钢印标记和人工识别陈旧的气瓶外观漆色标记的方法来判断和气瓶状态信息。这种管理方式下,气瓶的安全主要依赖于员工的经验、责任心和当时的精神状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安全隐患十分巨大。一旦酿成事态,由于操作记录不具有可追溯性,无法追溯到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本项目借鉴了国外先进气体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遵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国各类气体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气体充装单位提供的一套完整的有关气瓶安全生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较好地预防和减少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所有的操作都有详细的记录,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方便地追溯到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便于事态原因的分析和事故责任的认定,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和责任,让企业领导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企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2. 现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气体经营企业在气瓶安全管理上仍采用人工管理的模式,充装现场记录采用人工抄录方式,过期瓶的判断也由操作工根据气瓶上的原始标记、漆色文字表示的气瓶上次检验日期和出厂日期得出结论,气瓶的档案采用纸质表格记录。虽然气瓶档案已经录入电脑,但使用不方便。现有气瓶安全管理方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气瓶档案的建立、管理、查找利用困难,且档案质量不能保证 现有的气瓶档案查阅费时费力,很不方便,气瓶档案的可利用率极低;无法进行分类查询和汇总统计,无法按特定条件迅速查询相关气瓶信息,气瓶档案进行人工登记时,容易产生错误或相关信息遗漏,对于档案的错误或漏登现象难以及时审核和纠正。 过期瓶、报废瓶不易识别 在实际操作中,因瓶体表面腐蚀或污损、气瓶的钢印标记难以识别,稍有疏忽极易造成过期瓶、报废瓶混入正常气瓶进行流转使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容易造成气瓶混装不同介质 用于区分充装介质的主要识别标志-瓶体外表漆色会在气瓶的流转过程中锈浊、脱落而不易辨认。如果气瓶在接收或充装检查过程中把关不严,极有可能造成气体介质的混装或错装,轻则影响气体的质量,污染充装系统,给自身及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气体经营企业的质量信誉,重则发生爆炸伤亡事故,甚至可能给气体经营企业和气体用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不能实施有效的气瓶流向管理 若气瓶发生事故,快速追踪同批或相近批号的可疑气瓶,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防止可疑气瓶继续发生事故、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气瓶管理手段难以及时、准确、有效地追踪气瓶的流向,给事故的分析处理和有效避免可能面临的事故灾难带来了困难。 不能实施有效的气瓶来源管理 大部分气瓶事故与终端用户的使用和管理相关。现有的气瓶安全管理措施仅限于充装单位,无法追踪延伸到安全隐患的源头--气体用户,不能从源头上加强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对于有不良行为的用户无法记录判断。 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现有的人工气瓶收发检查登记、充装检查登记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应到具体的瓶号,数据信息也不能被电脑自动采集或处理,无法进行事后的追溯、统计。一旦发生事故,事故的责任很难落实到具体人员,气瓶信息的登记出错、漏记现象也很难及时发现或纠正,不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和工作质量责任制管理。 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气体生产的动态数据和信息 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了解气体充装、销售、质量、安全方面的实时动态数据,如每个班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