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话联系: |
021-60706467 |
|
 |
|
|
|
|
|
|
“条码蔬菜”开进家乐福 |
 |
2007-10-16 |
“条码蔬菜”开进家乐福价格高于普通蔬菜一至两倍,虽摆放到最显眼位置,但销量一般. 本报讯 (记者徐维强)昨日逛家乐福的市民会发现,在蔬菜柜台多了一项新品种——“条码蔬菜”。从今年3月份在深圳面市,3个月之后“条码蔬菜”终于迈开了第二步,从昨天开始深圳7家家乐福门店全面销售。 昨日上午,记者在家乐福新洲店内看到,新鲜的“条码蔬菜”已经摆放到了货架上。与周围的普通蔬菜相比,“条码蔬菜”都“穿上衣服”,装在干净整齐的包装袋中,但价格令人咂舌:无公害蔬菜中,生菜每500克9.96元,奶白菜每500克15.96元,上海青每500克11.96元,芥兰每500克11.96元,小白菜每500克10.6元。有机蔬菜中,菜心每500克22.2元,胡萝卜每500克22.4元,乳黄瓜每500克23.1元。这些价格,比旁边的普通蔬菜高了一倍甚至两倍。记者看到,2根包装的黄瓜价格为8元,2个西红柿价格为6.5元。 为了促进销售,商场将“条码蔬菜”柜台摆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但记者看到,“条码蔬菜”柜台前人流量明显偏少。对于销售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一般”。试销时,每天只能卖二三十公斤。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降雨较多导致普通蔬菜价格上涨,因此“条码蔬菜”销量也相应有所增加,但现在每天只能进80公斤左右,多了卖不了只能亏损。家乐福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条码蔬菜”市民还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推广也要有一个过程。 供货商旺泰佳公司销售经理夏涛告诉记者,之前在万佳超市的9家店已经开始销售,家乐福是首家外资超市,也是第二家开始销售“条码蔬菜”的超市。但目前“条码蔬菜”的推广还有相当的难度,大多数超市商场都没有进货,目前全市的供货量每天只有2000公斤左右。他表示,深圳地区对于“条码蔬菜”的消费群体还不大,但尽管价格较高,实际上“条码蔬菜”的利润与普通蔬菜利润相差不大。 记者观察 “条码蔬菜”缘何叫好不叫座 “条码蔬菜”在今年3月份上市后推广一直十分缓慢。对于“条码蔬菜”,相关部门和专家均表示了肯定,认为这代表了蔬菜生产和管理的最高水平。这套条码管理制度,相当于给每棵蔬菜都上了“身份证”。 庞大的数据库给管理带来了便利,政府监督部门可以在市场上随时抽检产品,一旦发生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快速进行追溯,找到问题产品并追查责任。消费者可随时上网查询到产品信息。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条码蔬菜”带来便利的同时,从数据库维护到包装等各方面亦需要高成本作为支持,这使“条码蔬菜”价格均高于普通蔬菜一倍以上。而商品价格是消费者在购买行动中考量的一个重大因素。部分消费者认为,食品进入流通领域、相关部门和商场在流通环节上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安全,若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去购买这种“条码蔬菜”,等于是在为政府部门承担成本。除价格因素外,业内人士表示,深圳的市民对此认知度不够,是其不叫座的另一个原因。据记者了解,上海等城市“条码蔬菜”已经在相当多的超市出售,销量十分可观。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