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我市从6月1日开始启用新的二维码畜禽标识,新畜禽标识编码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编码具有唯一性,实行一畜一标,每个号码与每头畜禽个体对号入座,是唯一的身份号码,便于分类管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可以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其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从今年8月1日起,只有佩戴新型畜禽标识的牲畜才能进入上海、北京市场,11月1日起,未按规定佩戴畜禽二维码标识的牲畜一律不得进入流通环节。 为扎实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我市在一季度就顺利完成各类畜禽耳标计划需求量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并举办了各辖市区及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综合业务门户使用培训班,对动物溯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到6月底,我市已将新型动物标识全部发放到位,共下发猪用耳标29.29万套、牛用耳标0.935万套、羊用耳标6.3万套。下一步,我市将加大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科学指导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养殖场(户)做好畜禽标识的佩戴工作,进一步规范养殖备案,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确保把该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