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话联系: |
021-60706467 |
|
 |
|
|
|
|
|
|
想起“条码鸡蛋” |
 |
2007-10-16 |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准备实行食品召回制度,现正在深入研究,不太长的时间内,就会采取这项措施。他同时也强调,汽车是一种有明确身份标识的产品,而食品却不一样,由农田走上餐桌要经过很多环节,因此要实行召回制度将比汽车行业难得多。 食品召回制如能推行,无疑会提高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但实行这一制度也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的一些问题。 难点之一,在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食品的原料,绝大多数源自田间地头。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多为个体小农耕作方式,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仍然比较低,这就意味着农产品原料的质量不能得到统一管理和保障。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传统农耕方式的变革,这显然是一道需要投入大量物力,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大课题。 难点之二,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加工方式也还较为分散。尽管各地都已有规模大、技术先进的现代龙头企业,但是小食品作坊还大量存在,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监控存在困难。近年发现的问题食品,多数就来自这些“散户”。一旦有问题,这些企业因为规模小,可能连基本赔付的实力都不具备。清理整顿这些小作坊,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一方面,需要食品行业制定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以现代食品质量标准将不合格市场主体清理出去,另一方面,也需要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大市场监控力度,让这些企业没有生存的空间。 难点之三,还在于我国的食品缺少品牌意识。大量的传统农产品简单处理就成为食品,一地一品,以产地代替品牌的所谓“名牌”,还是许多地方食品的常态。这种现状让消费者难以形成像工业品那样的品牌忠诚度,一旦有问题,也不能以品牌“按图索骥”,查找相关厂家,给质量监管带来难度。近几年我们关注的如月饼、大闸蟹等地方特色食品的问题,其实都源于此。 一辆汽车的零配件多达千计,但是每一个都可以找到生产的厂家,也就可以锁定责任人。但食品的一些特性决定了责任界限比较模糊,同时,因为食品的管理部门较多,职能有所交叉和空白,因此,构建完善的食品召回,也需要完善制度。正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官员所说,按照目前国务院关于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工,各部门各负其责、分段管理,涉及农业部、质检总局、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等多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食品召回体系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各部门联合运作。 几年前,邻国日本的超市里,出现了打上条形码的鸡蛋。“条码鸡蛋”当时被作为一条科技新闻来报道。而如果按照现代食品的生产理念来看,这种鸡蛋每一个都可以按照条形码找到源头,万一有问题也能迅速找到责任方,尽管成本较高,但却完全符合召回制度的要求。 或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吃上“条码鸡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