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话联系: |
021-60706467 |
|
|
|
|
|
|
|
|
食品追溯遭受冷遇 |
|
2008-01-09 |
2007年8月开始在北京投入使用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被认为是一项将食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全透明化并保障食品安全的好举措。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发现了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消费者寥寥无几,更别说应用了。设置在超市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很少有人问津。记者近日在知春路沃尔玛更是发现,设置在那里的食品安全追溯机正处于关机状态,形同虚设。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受到欢迎的应用遭受冷遇呢?记者在调查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食品安全追溯机分布太少。记者到北京市知名的家乐福国展店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食品安全追溯机的存在。后来记者从资料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只在沃尔玛、超市发、华堂等30家大超市安装了这种能通过扫条码查询食品来源的查询机,同时陆续开通网络查询等其他查询方式。连家乐福这样客流量那么大的超市都没有安装查询机,消费者要想追溯到食品的源头并不容易。如果选择网络查询,食品是老百姓每天都要消费的商品,每个商品都上网去查也实在是太麻烦了。 其次,能够查询的食物与可查询的食品存在很大的差距。作为一个消费者,之所以要追溯某些食品的源头,恐怕是因为对该食品的了解不够。而现在能够查询的食品多是知名大企业的产品,是消费者比较信得过的商家,查询的需求并不高。相反那些让消费者不放心的产品,却往往很少有贴了追溯条码的,也就无法扫出其安全信息。 再次,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知之甚少,更别说应用了。记者做了小范围的调查,发现90%的消费者都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没有任何了解。而超市也没有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进行宣传。更有消费者认为,每次去超市买东西人都那么多,看着不错就赶紧拿了走人,根本就不可能去想什么食品源头。 事实上,对于食品的安全追溯,不如控制在超市这个环节。超市在进货的时候可以对食品进行大批量的控制,而不用在消费者环节一点一点地去追溯。这样,既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又不需要匹配大量的查询终端。即使不采用这种策略,也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没有标签的食品不允许出现在货架上,才能保证消费者能够真正追溯到想追溯食品的源头。 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有了新的举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最近联袂推出了一个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新启动的平台运用了物品编码及自动识别技术,整合了山东、福建、新疆等近10个地方的子系统,目前已经覆盖了5万家食品企业,肉、蔬菜、水果、海产品等13个大类15万种产品信息,并与国际通行的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进行对接。可见,这是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 据了解,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还制定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规范和应用指南,在众多领域开展了食品安全追溯的研究、试点和推广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合作项目。作为编码中心“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据了解,编码中心将不断推进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向纵深发展,使之发挥最大作用,真正为公众放心消费、企业竞争力提高和政府抓根源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也许,这将很大程度地推进2008年我国食品追溯的步伐。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