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话联系: |
021-60706467 |
|
|
|
|
|
|
|
|
无锡市中医医院应用条码提升医疗水平 |
|
2008-01-16 |
日前,卫生部在全国7万多家医疗机构中评选出了首批20家“全国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名列其中。从1996年起,无锡市中医医院就启动了医院信息化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快速接轨,数字化建设日新月异,亮点纷呈。如今,方便快捷的微机挂号、科学先进的电子病历、全方位的网上动态查房、高效运转的远程会诊中心、质量完善的医学影像系统带给病人一种全新的享受,使病人真正感受到了人性化的就医理念和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患通”平台 ———提供零距离的实时服务 患者王老伯最近在无锡市中医院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他是该院心内科的老病号,原先就诊都是早早地来到医院挂号,怕来晚了挂不上专家号。中医院开通“医患通”以后,他只需在家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进行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另外,“医患通”短信平台还像一个私人医疗顾问,及时为患者提供资讯,比如医疗动态浏览、医药费用查询、检查结果查询、就诊流程提示、复诊提醒、用药提醒、饮食保健提醒等等。“医患通”服务平台基于电子病历和医疗消息系统,依据现代管理系统,结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客户管理程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人文服务模式。通过这个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小灵通、互联网、3G手机、PDA、数字电视等通讯工具,实现医疗信息的实时查询,使患者从中感受到医院给予的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无线医疗系统 ———整体医疗质量全线升级 患者到中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医生可通过网络提示,提前获知该病人在门急诊的诊疗情况,第一时间见到病人,进一步采集病历信息。在查房时,医生通过“无线查房信息系统”,直接在手提式电脑上输入病史、体格检查情况、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回到办公室,可以直接在电脑中输入医嘱,而电脑里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会在快速审核之后提示用药的合理与否,如果不合理,医生必须酌情修改,直至修改无误后才提交医嘱。通过无线网络,医嘱和配方几乎在同时被传递到药房,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得到药品,以保证得到最安全、最及时的治疗。初步处理病情之后,医生可以通过电脑编辑工具、典型病历模板,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书写病历。现代化医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用药等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及时性,推动了医疗质量全线升级。 护理移动办公 ———完善临床护理质控网络 2005年底,无锡市中医院推出了“移动床边护理信息系统”,护士可用一个手掌大小的掌上电脑,扫描病人手腕带上的条形码,便可得到病人的基本信息,同时,还会对护士的下一步工作进行提示。护士只需轻点屏幕,就可实时记录医嘱执行情况、医嘱材料的计费情况以及病人的体征采集数据等重要信息,紧急情况下还能进行摄影摄像。这种“无线化”、“无纸化”办公节省了护士的时间,避免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及时、不精确问题。 掌上电脑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使“床头卡”将成为历史,这样解决了病人的隐私问题,更加人性化。这一网络系统的正式投入试用,填补了江苏省医疗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应用空白,在全国也具有前瞻性,为临床护理质控及其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新式“武器”。 加快医检速度 ———直捣传统辅助医疗软肋 每个住院病人都知道,以往做完X线片、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诊断之后,都要等候洗胶片和出报告,整个过程短则数小时,长则一天乃至数天。等报告出来之后,床位医生再根据检查情况作病情的分析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及调整。一旦因此延误了病情,吃亏的却是病人。针对这一传统辅助医疗的弊端,中医院使用了“PACS系统”即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有了这套系统,当病人做完影像检查,几乎是同时,经过影像中心精心处理的影像检查资料连同检查报告就一起呈现在床位医生的电脑显示屏上。数字化图片的显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医生可以自由地对其进行多种后期处理,比如放大、缩小、任意转换角度、反色、测量乃至动态变化、三维重组等等。有了丰富全面的影像信息,医生可以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打开信息通路 ———科技信息获取方便快捷 在中医院多媒体工作室,心内科主任龚少愚正在实使用“现代远程会诊系统”,通过电视屏幕同省中医院专家就一个疑难病例,展开深入的探讨……远程会诊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病人、本院专家和远程会诊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医学名家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病人在本地即可接受异地专家的会诊及在其指导下的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病人大量时间和金钱,避免因诊疗贻误而给病人和家属造成的身心痛苦。有了它的帮助,医务人员也可以经常在一流的电化培训教室中接受远程教育,医疗信息的汲取方式也自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此外,中医院还在医院局域网络上安装了“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华医学应用系统宝库”和“合理用药软件系统”三大医院信息管理的知识库。三套知识仓库涵盖了医药领域的各个范畴,组成了强大的医学情报资料库,为医务人员获取、使用和传播知识提供了有效的共享平台,从而提高对病情的识别和治疗能力,为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理论保障。(记者柴玉 通讯员张思成 袁玥)
|
|
|
|
|
|
|
|
|
|